精彩推荐
作者资源
- SGBCC 2025 | 江泽飞教授深度对话Michael Gna..
- EAU高光时刻丨优化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,龚侃教..
- 2025 SGO | Toon Van Gorp教授:ADC药物为FRα..
- 例例在望 | PD-L1突然入局是“神来之笔”还是“..
- EAU高端对话丨叶定伟、沈益君教授:复肿团队研..
- ELCC大咖点评丨周建娅教授点评MK-3475A-D77:..
- 大咖激辩:KRAS抑制剂能否晋升肺癌一线治疗?丨..
- 2025 SGO | Min Guan教授:宫颈癌新希望,ENG-C..
- 解读2025年ELCC口头汇报——EGFR-TKI耐药后的诊..
- 史业辉教授:质效俱佳,生存双优,SG国内获批HR+..
- 《莫·问》访谈实录:一代宗师莫树锦开坛讲艺,九..
- 协同共振 精准破局 | 郑敏教授:国创ADC“维迪..
相关文章
- 浦江论坛丨朱一平教授:膀胱癌相关标志物的临..
- 刘晓晴教授:如何更好地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..
- 徐兴祥教授:TMB究竟能否成为IO独立标志物
- [CSCO名师演讲集]SITC主席Butterfield教授:新..
- [WCLC2016]公平看待PD-L1作为预测标志物的价..
- [ELCC 2016]第6届欧洲肺癌大会重磅研究
- 新视角: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
- 周彩存教授:血清标志物用于肺癌筛查
- [中德肺癌论坛]基于现代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的..
- [ILCA访谈]大会主席Peter Galle:2015肝癌临床..
- [WCLC 2015]白春学教授:中国肺癌诊断新技术
- [WCLC 2015]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——循环长链非..